近日,報道了微軟如何解雇了27名負責撰寫MSN新聞的記者,將工作外包給PA Media,并用一系列機器學習算法取而代之的過程。
新聞似乎不像是一個即將經歷自動化的職業(yè)。但是MSN新聞,就像許多其他新聞門戶網站一樣,基本上是對通訊社報道或從其他媒體獲得許可的文章的重新整理,以一種中立的方式寫作,避免任何形式的編輯,因為這樣做將意味著失去一部分潛在的讀者。這份工作包括提供新聞的全景,然后以一種特別冷靜的方式進行總結、提煉和寫作。
MSN新聞只是一個新聞聚合器。算法可以對其進行比較嗎?微軟顯然是這么想的,并決定嘗試一下。這種新聞可能不被認為是前沿的,但這類網站每天有數(shù)百萬人訪問,其中許多網站在我們打開瀏覽器時自動出現(xiàn)。不知道有沒有人會注意到。內容將是一樣的,編輯的路線將引起同樣的漠不關心和通知我們自己的功能將保持不變。
通過使用算法,聚合器可以潛在地改進服務,提高服務的更新頻率,減少錯誤或打字錯誤。更大的生產力——算法每周7天每天24小時運轉——和更少的錯誤是任務自動化的支持者在他們的分析中所包含的。
簡而言之,27個人需要找一份新工作了。
很明顯,超越了裝配線、超市收銀臺、煤礦或其他單調、無技能或危險的環(huán)境,自動化正在新的領域得到
應用。我們現(xiàn)在談論的是坐在電腦前執(zhí)行正常任務的技術工人,或者是股票經紀人、保險代理人、廣告策劃人、撰寫或審查合同的律師……
在內心深處,我們都知道,試圖與能夠更快、更少錯誤地完成一系列全新任務的技術作斗爭是沒有意義的,很快,競爭動力將意味著不使用這類技術的企業(yè)將會破產。事情就是這樣。如果不是因為要為大批即將失業(yè)的人找到其他事情做,或者為他們提供某種金融安全支撐,我們甚至不會談論這個問題。